70-80(29/47)
他讲双螺髻,忽而瞥见马车外夏竹盯着她的头发,欲言又止,面色复杂。“怎么了?很丑吗?”姜云婵赶紧摸了摸脑袋,发现头发乱糟糟的,根本不是双螺髻。
谢砚!又逗弄她!
她愤愤然取过铜镜看去。
整个人怔在了原地,讶异张了张嘴。
谢砚给她梳的的确不是双螺髻,而是小盘髻。
青丝全部被拢起挽成发包,不像她寻常的发髻总留两缕头发垂下做装饰。
谢砚梳的发髻更显温婉,也精致,不像初学。
只是,这发髻是已婚妇人才会梳的。
姜云婵窘迫看了看四周,忙要拆开。
“别拆!”谢砚摁住了她的手,躬身与她共赏镜中美人,眉眼染笑,“多好看!”
她与他同出现在一个镜框中,倒真有几分举案齐眉的夫妻模样。
谢砚早就想为她挽妇人,让她做他的新妇了。
可他看得出姜云婵并不适应,于是找了个借口:“今日我们要扮成寻常夫妻走水路去明月村,这发髻才合适。”
姜云婵知道李宪德的人正四处追捕谢砚,他们总得乔装打扮一番,免得被发觉了。
她神色复杂看了眼镜中自己,不置可否。
“姐姐真好看!”鱼鱼的小脑袋不知何时钻进了姜云婵怀中,望着镜中三个人眨巴眼睛,“鱼鱼以后也要嫁给会梳漂亮头发的夫君!”
“不是的!”姜云婵耳朵一烫,可似乎又没什么能反驳的,揉了揉鱼鱼的脑袋,“你的发髻也好了,可以去见好朋友啦!”
“谢谢姐姐!”鱼鱼从未编过这样好看的头发,满怀感激望着姜云婵,“大姐姐是不是要去明月村?我和爹娘一个时辰后,也准备坐船回家了?不如我们一起,等回了家,我请姐姐吃明月鱼!”
原来,鱼鱼一家正是明月村的渔民,来此地走亲戚的时候,妇人动了胎气,才会半路生产。
如今孩儿已生,自然是要早些回家的。
谢砚不熟水路,能跟渔民一起走,则更好隐蔽,自然是极好的。
“那不如,我们一个时辰后也出发?”谢砚问姜云婵。
姜云婵不知在想什么,目光讷讷,嘴里含糊念道:“明月鱼?”
“是呀!我们明月村的鱼特别鲜美,很多孕妇特地来买我们的鱼呢!所以从我们那里打捞的鱼,大家就称为明月鱼啦!”鱼鱼特别骄傲地扬起下巴,“我要请姐姐吃最最最大的鱼!”
姜云婵被孩子稚嫩的声音叫醒,回过神来,对谢砚点了点头,“好啊,刚好我也喜欢吃鱼。”
战事正紧,谢砚也不能多耽搁,一行人购置了三条渔船。
趁着晨雾未散,跟在鱼鱼一家的渔船后,顺流而下。
到了傍晚,夜风徐来,船停下来,稍作休息。
渔民们习惯了风餐露宿,并不打算停靠上岸,就在江心吃些冷饼充饥。
姜云婵到底常年足不出户,又怀着孕,受不住江风,连连打喷嚏。
他们的大部分衣物用品,又在遭遇李清瑶劫持时弄丢了。
谢砚便把给孩子准备的小帽子、小布偶一股脑堆在姜云婵身边。
姜云婵似个雪人,被各种毛茸茸的物件儿挤在中间,只露出个脑袋,顶着红色兔儿帽,脸颊被捂得红彤彤的。
夏竹忍俊不禁,“奴婢怎么觉得这帽子不是给孩子买的,是世子特意给姑娘买的?”
姜云婵抱着毛绒小老虎,眼珠子往上一转,恰与头顶上兔儿的大眼睛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