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5/51)
而真钱全都在那些富商巨贾的手中,长此以往这大汉的江山究竟是姓刘还是姓钱的不好说。”“另一方面,我爹也是想将汉高祖下放到各个地方的铸币权重新拿回到自己手里,可是我爹都进行了五次改革了,民间的盗铸者既然是层出不穷,这是为什么?”
“敢跟一国之君争权,这是不要命了吗?”
如果换做是以往的话,陶灵雨可能会直接问“是啊,这是为什么?难道他们都不要命了吗”,但是现在她会先自己思考一番,然后才问:“是因为他们舍不得私铸货币所得到的利益吗?”
“没错。”小九点点头道,“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任何一件事只要利益足够大,那么就足以让人对它趋之若鹜。”
“私铸货币如此,杀人灭口亦是如此。”
陶灵雨听明白了,她说:“那难怪陛下要用酷吏打击盗铸者了。”
虽然王温舒险些害得他们家破人亡,但是陶灵雨并没有偏执地认为所有的酷吏都是坏的,或者说并没有因此而否认酷吏存在的价值。
小九听懂了陶灵雨的话,当即夸她道:“在这件事情上面,你比我要透彻得多了。”
没遇到事的时候还好,遇到事了她就容易意气用事,对人对事都没有办法太客观。
陶灵雨被小九夸得眼睛都亮了,明明嘴上说着“殿下你谬赞了”,但是脸上的笑意是怎么也掩饰不住。
“谬赞啥呀,我有一说一。”小九说,“大大方方的嗷。”
陶灵雨被小姑娘突如其来的一口大碴子味的辽东话给逗笑了,她冲着小九点点头,然后道:“说起来我能有今天,多亏了殿下,要不是你当日见义勇为,事后还给我请了先生,我也不能有今天。”
“也是你自个儿争气。”小九说,“当时你不知道我的身份都敢上书救父了,而且为了帮助更多的人甚至都不惧流言蜚语。”
“说起来你也是有些可惜了。”小姑娘也是给陶灵雨请了先生之后,才从先生那儿得知陶灵雨的学习能力很强,而且为人用功,虽然没到能举一反三的地步,但是确实是个好苗子。
“好在现在开始学习也不算晚。”小九想了想,然后道,“不过你现在十五了,你有什么打算?”
小姑娘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大汉有一项规定,那就是女子在十五岁时还没有嫁人的话,那就是得罚款的,三十岁还没有嫁的话更要罚五倍。
这么规定自然是因为大汉的人口少了,为了推动生产力,只能鼓励民间早婚早育,这会儿人们的口号可是“早有多生,才能幸福一生”。
“我跟我爹娘商量好了,决定先不着急着嫁人。”陶灵雨笑着道,“我现在在殿下身边当差,每个月都有薪俸,给官府的那笔罚钱,我可以自己交。”
“我爹娘也舍不得委屈我,也就答应了。”
“挺好的。”小九没办法反对那条规定,因为在这件事情上面,国家对男女都是一视同仁的——男的不娶妻也得罚钱,而且这条规定的目的确实是为了鼓励生育,增长国家人口,而不是为了从百姓的口袋里掏钱。
但是陶灵雨能够凭自己的本事决定自己什么时候嫁人,小姑娘确实觉得挺好的,一方面她对自己的人生有了自主权,而另一方面——
十五岁嫁人也有点早了哈。
小九正琢磨着要怎么给她爹提点小建议,结果刚回宫就听说出使西域的张骞一行人带着乌孙等国的使者返抵长安了。
小姑娘一听,眼睛骤亮——
她想要的棉花是不是有指望了?
第72章 他们笑话陛下拿鱼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