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4/51)
是两个年纪挺大的夫妻。”温云起恍然:“他们是文思先头的公公婆婆,想要让她撤案。”
小曲好奇:“那撤了吗?”
“肯定不能撤啊,那种混账,险些没把人害死,只让他仗二十,关四年,实在太便宜他了。”温云起笑吟吟坐在了若有所思的袁母身边,“娘,文思是个好姑娘,命比较苦,我想娶她。”
袁母面露纠结:“她和月桂长得很像?”
“没那么像,那姓赵的搜罗的女人都穿一身白,跟戴孝似的,再加上妆娘打扮,这才有几分相似。”温云起笑道,“文思不喜欢白衣,她昨儿一离开府衙就换了粉色。”
袁母压低声音:“千万别长得一模一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放不下姓周的那个势利眼呢。”
周月桂贪图赵老爷的富贵,连儿子都不要,几乎是拼着一尸两命落了胎去做赵夫人,确实是个势利眼。
“那不会,一点不相似。”温云起提议,“要不明儿你从万家回来,我们一起去酒楼吃顿饭?”
袁母打量了一眼儿子,道:“别去酒楼了,忒不实惠。明儿我一大早先去买菜,然后和媒人去一趟万家,你明天下职把人带回来吃晚饭……也别太晚了,吃完饭赶紧给人送回去。还没有婚约呢,省得旁人说闲话。”
在酒楼吃和在家吃还是有区别的。
巷子里都是相识多年的邻居,把人请到家里来,几乎就是在众人面前过了明路。除非李文思有袁母接受不了的缺点,不然,这婚事多半能成。
若是袁母对李文思心有顾虑,选择在酒楼里见面,回头知道的人会少许多。
也就是说,袁母还没有见到李文思,就已经先接受了她。
可怜天下父母心,温云起心里替袁顺利高兴,夸赞道:“娘,你真好!”
袁母叹息:“人一辈子很苦,能找个自己看的顺眼的陪伴一生,那是福气。你看那刘家的儿子,原本他喜欢的是张家的独女,结果刘家死活不愿意成全儿子,非逼着他娶表妹。成亲都七八年了,连个孩子也没有,刘家那孩子比你才大六岁,看着比他爹还老相,平时也没个笑模样,挺爱说话的人这几年完全变成了闷葫芦,人确实是还活着,但死气沉沉的,这样活一辈子,有个什么劲?”
温云起听说过她口中的那个年轻人,名叫刘长平,时常被人和袁顺利放一起对比。因为俩人都是成亲好几年没有孩子。
当下有种说法,表兄表妹结亲,骨血回流,容易子嗣不丰。有些人信,有些人不信,刘家就是那不信的,刘长平一直没孩子,有人说刘家夫妻害了儿子,他们却振振有词拿袁顺利做对比。
表哥表妹成亲没孩子,那袁顺利从乡下讨来的媳妇总不可能还是亲戚?不同样没孩子嘛?
得出的结论就是,有没有孩子,跟俩人是不是表亲没有关系。命里有就有,命里无就无。
袁母说的不是孩子,说的是成亲后就很少展颜的刘长平。她不舍得让自己的儿子闷闷不乐过下半辈子。
温云起想了想:“明天时间太紧,要不后天吧?”
“就明日。”袁母拍板。
*
李文思对于见未来婆婆,心里并不紧张。
温云起在午后不久,就去接了人往家走。
按理,两人这么快就准备谈成亲的事,可能会惹人闲话,毕竟李文思被休才半个月,前两天还在跟赵厚连打官司……不知道的,还以为俩人早就认识了呢。
而事实上,李文思前半辈子就没有进过内城,袁顺利也很少去外城,两人之间别说见面,压根就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