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24/51)
大点,还要带着他们一起去地里干活。高家有十多亩地,种得好了,一大家子掺着野菜勉强够吃。但那得是风调雨顺的年景,高志毅从小到大过的辛苦,但也磕磕绊绊长大了。
十六岁那年,姜城大旱,高家所在的小村子位置比较高,是最先受旱的,原以为熬过那年,以后日子就好过了。结果第二年继续干旱,一年旱了三年,山上寸草不生,草根都没得吃,打水要到几十里开外,并且那个水井眼瞅着也要干枯了。
这样的情形下,村里人陆陆续续开始往外逃……必须得找到有水的地方才能活下来。
有水才能种地,地里出了粮食,才不会被饿死。
村里人逃荒,因为是先后走的,最早的人几个月前就离开了村子,想要与人同行,必须得商量结伴。
高志毅的父亲高定财出面串连了几家人往南走。
江南雨水多,他们决定前往江南,若是实在不行,那就去京城。
京城天子脚下,总不可能那地方也干旱吧?
彼时高志毅十八岁,弟弟高志鹏十六岁多,妹妹高冬儿十四,全家出动,准备离开这干旱的土地去寻一条生路。
高定财总共找了三家人,全都是村里的,说起来都不是外人。
一个是住在高家后面一点的白家寡妇杨氏,她带着一儿一女。用高定财的话说,母子三人特别可怜,若是不带上,她们就没了活路。人活在世上,还是要善良一点,而且他作主让大儿子和白家大女儿定了亲。
另外的两家,一个是高定财的亲哥哥带着妻儿,还有一个是高志毅的舅舅一家。
大家都是亲戚,结伴同行本就应该。
不过,临出村时,又多了一户。
那是兄妹三人,哥哥和高志毅一样大,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最近两年去山里打野味都是互相作伴,感情就和亲兄弟差不多。
高志毅见兄弟愿意跟自己走,还特意去求了父亲。高定财当时很不愿意,强调了不会帮着兄弟三人,只允许他们跟在后面。
一行五家人启程,有老有少,到了镇上后就走得拖拖拉拉,一路上被不少人走到了前面。
“志毅,你还磨蹭什么?快点回来烧水。”
温云起听到动静,又捡了一堆柴火,然后从那个陡坡上滑了下来。滑到一半,听到嘶啦一声,他整个后背都暴露了出来。
“大哥,你……哈哈哈哈……”已经垒好了简易灶台 ,正在从马车上取锅的弟弟高志鹏乐得哈哈大笑。
笑声刚出,被高定财一巴掌拍到了后脑勺上:“有什么好笑的?快点把锅安好。”
高志鹏被打惯了,也不生闷气,老老实实开始安锅灶。另一边的高冬儿唇角也忍不住翘起,埋头去第三架板车上翻包袱,很快给温云起找出了一件外衫。
兄妹三人感情不错,温云起道了谢,接过衣裳转身去穿。
正在系绳子呢,忽然听到那边白氏的女儿嘀咕:“粗鲁死了,这么多人面前袒胸露背,不要脸!”
语气里满满都是嫌弃,温云起看了过去。
白灵儿瞪他一眼:“有什么好看的?转过去。”
这一行人除了跟着高志毅而来的杨家三兄弟,都不算是外人。
那个白灵儿,就是高父给自己大儿子定的未婚妻。
当然了,只是口头定的亲事,两家还没开始走礼,对于这门婚事,高志毅一直就想拒绝,因为他知道一些事……他爹和那个杨氏不清不楚,前几年还是暗地里来往,最近这两年几乎是明着接济。
村里人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