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浙联小说网

浙联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随身空间之带着萌娃诸天种田 > 第225章 春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25章 春节(2/3)

清晨,雍和宫的铜锅腾起袅袅白雾。



    喇嘛们依照藏传佛教仪轨熬制羊肉腊八粥,铜勺搅动时,肉块与米粒在沸汤中沉浮,这一宫廷旧俗虽已鲜见于市井,却仍在寺庙高墙内延续着神秘仪式。



    而寻常百姓家的腊八粥里,赤豆、桂圆与核桃仁在砂锅中咕嘟作响,主妇们将泡好的腊八蒜装进玻璃罐,青碧的蒜瓣在醋中慢慢晕染出翡翠色。



    随着廿三祭灶日临近,胡同口的糖瓜摊前围满孩童。



    麦芽糖裹着芝麻,在寒风中凝成琥珀色的糖块,孩子们攥着压岁钱踮脚挑选,糖渣落在棉袄前襟,甜腻的气息在冬日阳光里飘散。



    廿四扫房日,四合院里响起簌簌的掸尘声,主妇们取下褪色的门帘,将陈年蛛网连同旧岁晦气一并扫去,窗棂重新糊上雪白的东昌纸,映得室内亮堂堂。



    琉璃厂的书春摊前,老秀才握着冻得发红的毛笔,在红纸上写下 “天增岁月人增寿” 的联句。



    过往行人驻足观看,偶有主顾指定内容,老秀才便眯起眼沉吟片刻,笔走龙蛇间,墨香混着北风在街头弥漫。



    而年画摊的生意更显热闹,木版年画铺满摊位,胖娃娃抱鲤鱼、莲年有余的吉祥图案在阳光下鲜艳夺目,摊主操着天津口音吆喝道:“瞧瞧嘞,这年画贴在堂屋,保准您家小子来年考状元!”



    大栅栏的商铺挂起注连绳,绸缎庄的橱窗里陈列着改良式的中式棉袄,内衬驼绒,外罩织锦,既保暖又不失体面。



    绒花铺的玻璃柜中,绢制的宫花在灯光下闪烁,年轻姑娘们选购一朵 “福” 字绒花别在鬓角,映衬着新做的卷发,成为街头一道俏丽风景。



    四合院的甬路上铺满芝麻秸,孩童们赤足踩过,噼啪声中带着 “岁岁平安” 的期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暮色四合时,各家各户的厨房飘出炖肉香,五花肉在砂锅中咕嘟作响,酱油色的汤汁裹着冰糖,在灶台上凝成琥珀色的浓汁。



    主妇们将发好的面团擀成饺子皮,白菜猪肉馅的清香混着花椒水的辛香,在蒸腾热气中交织成年夜饭的前奏。



    夜幕降临,全家人围坐包饺子,收音机里传来李谷一甜美的歌声:“难忘今宵,难忘今宵……” 孩子们偷偷将硬币包进饺子,期待成为新年第一个吃到 “福” 的人。



    胡同里爆竹声震耳欲聋,火星子窜上墨蓝的夜空,与故宫角楼的灯笼交相辉映。



    老人将压岁钱装进红封,叮嘱孙辈 “压祟”,年轻人则悄悄拨通 BP 机,给远方的朋友发送新年祝福。



    大年初一清晨,王府井大街的老字号门前排起长队。



    全聚德的烤鸭师傅将枣木烤鸭推进炉腔,油亮的鸭皮在炉火中滋滋作响;



    稻香村的售货员快手快脚地称量京八件,油纸包裹的点心盒上印着金色 “福” 字。



    厂甸庙会的糖葫芦摊主扛着草靶子穿行人群,红果裹着晶亮的糖衣,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



    年轻人的庆祝方式悄然改变。



    西单图书大厦里,千禧年主题的书籍占据显眼位置,《未来之路》与《数字化生存》成为热门读物;



    东四的录像厅循环播放着贺岁片,【西虹市首富】让观众笑声不断。



    一些家庭选择 “旅游过年”,带着孩子登上长城,在烽火台前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穿成贾母后全府跟我搞事业 黑暗!光明 精灵:她们的目光都不太对劲 网游:我的攻击刀刀斩血百分之十 魔道同人之忘羡神仙眷侣 一觉醒来喜当妻 [综] 林家太子妃 [红楼同人] 穿越红楼快乐养崽 四合院:这是有史以来最坏的傻柱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