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变故(3/6)
轻描淡写,认为不就是一件简单的加工吧?不至于有这么麻烦吗?现在想来还是对不起人家。
当然他们也没有具体说怎样作手?或许他们也不知道?
自己又何尝没有这样想过?何况自己以为只是做一些单纯的加工,哪有那么多要求?
特别是韩老板也专门提到包装,标签和诸多的事项,包装瓶不能去医院收些挂水瓶子就行了,它必须定制,要贴上自己的独立个人标签,它只是的自己个体经营。
当时自己不以为然!
如今也提到日程上了,不加以改正,自己加工的产品就会从此消失,自己也不甘心,又何谈发展壮大呢?
听说加工食品类的审批生产是非常严格的,除了办理相关证件手续严格外,生产上卫生,环境,安全,空气污染指数以及废物排放处理,产品送检等等,检查都很严格的。
是啊!毕竟是食品,关系到消费者和生产周边的人居环境,身体健康。
看来自己得去书店找找这方面的书看看,多了解一些关于产品加工的要求,规范等等。
还要对有关食品安全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也要有所了解,一边还要对当地的特产做些详细的了解,对以后的发展是有用的。
我也做一次尝试吧!
先从自己熟悉的“大山老干妈”、“大山油辣椒”、“大山糍粑块”、“大山的油茶根”开始加工着手吧,重新把整个加工工序简单梳理一下,不要漏掉一个环节。
并且这几种产品有两种,目前也在市场上多少也在销售,而且销售也不错,如果一但全面打开市场了,那成功的喜悦又是怎样的一份心情?
这是荷花送走黄丽娟后的大胆想法,她还在不断的重新考虑,就这样等到了第二天早上。
荷花昨晚睡得特别晚,江松走进来她也不知道。
直到江松把她叫醒,一看时间不早了。
于是对江松说:
“你去把祝总工找来,我有事和他商议,正好可以过去问问他们有没有事做?
“好的!”江松说。
荷花也把黄丽娟找她的事,也跟江松一五一十的说了。
然后问江松:
“假若是你,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和思路?从哪里着手呢?”
“姐,我也没干过,但你问到了我,我就个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就随便说几句,你觉得可以你就采纳,不可以就算了。”江松说。
“你说说看。”
“如果是我,首先就要从包装上出发,精美细致的包间,这是给别人的第一印象。”江松说。
“有道理,好一个自卖自夸,继续。”
“我们这里的熟悉的现成产品加工也好,新型的产品也罢,这些成品都缺乏一个精致的包装,属于地摊式的产品。”江松说。
“说得好,有不约而谋!”
“至于加工的产品吗?我们大山是有独道之处的,有自生的产品加工来源,销售?我就说不上来了。”江松说。
“如果要走出去,到外面更大的市场,就得需要十分精美外观包装,它跟我们人一样人靠衣装,包装有几个好处,一便于运输,二是形象,三是方便,四是便于存放期更长些,而且包装要精细,给人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