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相见(4/6)
一部分人不大接受和认可。因为她的这种做法实在离现实太远了,和大山历史以来的“天下无媒不成亲”的规矩却背道而驰,于是“哪有这么下贱的人”,“跑到人家家里赖着不走的道理?”
这些话也时常飘进荷花的脑子里,可她不管那么多,因为她实在太累了,没精力和她们理论。
何况王忠于家实在太穷了!
也有人认为当时荷花不知看上王忠于的什么?毕竟王忠于家实在太穷,事又太多。
王忠于本人看上去也不怎么样,还有点呆头呆脑,好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还要供三兄妹上学读书。
也不知道荷花看上就是这呆头呆脑的,还是看上他家穷,还是看上供王忠于三兄妹读书……认为荷花太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现在也有人认为虽然王忠于是大学生,可还有几年才工作啊?
凭他家,就凭他的那几个工资能行吗?即使等他们个个都毕业工作了,人也都人老朱黄了,又有何意义价值可谈呢?
何况时长着呢?万一王忠于遇到比她荷花还好,还更优秀的人被抛弃了,那就自讨苦吃了,怎么办?
当然也有出于好心,也有心术不正的,也有为她未来担心的,总之,左中右都有的。
可对她热心于帮助人和大度的性格,大山的人们是认可和肯定的。
总之,对荷花的所作所为,也有指责的,也有同情的,有观之的等等。
现在只有荷花在家,是否让王忠与三弟妹知道不知道?也在犹豫不决之中。
王忠刚和王忠梅在他们的心里早已不但把她当嫂子一家人了,而且把荷花当母亲一样,即使母亲也未必做得到?
于是荷花一边整理着这几天下来的乱七八糟的事,一边还在想究竟要在医院呆多久啊?
荷花含泪看了看大家,对乡亲有说不出感动,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荷花永远不会忘记,荷花承担了自己的责任,又把幸福美好的时光留给自己。
也使王忠于更加爱荷花,彼此的心也更加融合,浇筑在一起,感情也更加深厚牢固。
俩人都是青春涌动,热血奔放的年龄,心里的热血正在寻求异性奔放,两颗炽热的心更加紧密更加近了。
每天两人都彼此遥远的地方牵挂着对方,都为对方祝福。
两人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经历了多少大风大浪,也经历过很多困难的,很多事!
王忠于也在想:一定要做一顶天立地的大男人,我不要那么脆弱,要坚强,我也不要一帆风顺的,要坚信。
荷花回来后,让江松把昨天未缴费用一并缴纳了,然后出了医院,再次发出一声声感叹!
世上竟然有这么好的一个人存在,真不知道荷花心里是怎么想的。
他一边想一边在街上闲逛,今天就不回大山了,去同学家住一晚。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荷花那样只管付出,那我们每个人的家,我们的社会不就会更加美好了。
多一份付出,少一份自私。
然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这样的人啊!
像荷花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为执着的爱,不但要为所爱的人付出,还要对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