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5/23)
台下,刘承璟原先便对朱禄报了“乐”有些好奇,此时见他上台,也不禁打起了精神,聚精会神地看着比试台上的朱禄。此时台上朱禄没有犹豫,直接从一众乐器中,取出一支箫来。
见他拿了支萧出来,贾琰也不禁有些惊讶,“萧,倒是有些让人出乎意外,说来萧意多有些凄凉之感,原以为以朱禄的性格会选择笙、鼓之类的,倒是他主观臆断了。”
思及此,他也不在妄自揣测,只专注看向台上。
只见朱禄拿了箫后,并未立刻吹奏而是定了定神,沉定片刻,轻吐出一口气,方才闭上双眼,吹奏。
箫声清扬自箫管内缓缓泄出,或高或低,曲意凄凉,回旋婉转,久久不散。
一曲毕,下首的刘承璟也不禁暗自咂舌“以往他确实小瞧朱兄了,朱兄大才也。”
不止他,其余众人听了朱禄的曲子后也都跟着暗自心惊“果然人不可貌相,先人诚不欺我也。”
……
演奏完,下了台,路过李承明时朱禄还是一如既往地冷“哼”一声,端的是一脸不屑,一如从前。
见他在对待李承明时还是老样子,众人也不禁从刚才对其的惊艳佩服中脱离出来,都不由地心中想到,“果然你还是你,那个万事不屑的朱禄兄。”
听到朱禄的冷哼,李承明并未理会,虽然两人一向不对头,但多年来也是再没有比他了解这个老对头的。
朱禄善箫他一早便知道了,不仅如此,朱禄祖父朱老先生也是极其善箫的,只是当年在与他祖父于萧乐一事上观点不合,两人经常不欢而散。
后来由于两人在官场上的分歧越来越大,矛盾也越积越多,最后大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意思,两家也因此有了隔阂越走越远,到现如今小辈们也不甚和睦。
……
等到铜锣声再次响起,又一场比试即将开始。
见是“算”,贾琰挑了挑眉也没耽搁,站起身来便欲备上场。
看贾琰起身,刘承璟知道这次该他上场了,小声为其加油道:“贾弟,别紧张,你一定能赢的。”
贾琰听了笑着冲他点了点头,又冲一旁看来的李、周等人点头示意后,便转身上了台。
等到见众位学子都上了台,司业才公布此次的考试内容和比试规则。
“算”顾名思义为解题,这次的题目也是由学里的先生早先便出好的。
此次的考试题目并不多,只有一道,谁先在一柱香内答出,便是获胜者,答错或在规定时间内未答出便直接判为失败。
听到这么严苛的规定,台上的学子都不由地深吸一口气暗暗心惊,原以为国朝不注重算学,此次出题应是不难,谁知道学里会在今年加大了难度。
宣布完规则,便由书童上台将题卷发于众人,点上香烛计时开始。
贾琰接过题卷后见其上写着“有环田,中周六十二步、四分步之三,外周一百一十三步、二分步之一,径十二步、三分步之二。问为田几何?”
看到这题,贾琰也不禁一笑,这题让他解委实有些作弊的嫌疑在,这话并不是说题目出的不难,而是相较之其他人,他更占据一些优势。
这般想着,他也不再耽搁,细细看了题,在纸上慢慢将题目拆解。
一旁的学子见已有人动笔,也拿了笔墨赶快开始解题。
另一旁见周围人都已开始动笔,郑译星看着题目显得有些茫然,这题他来回翻看了几遍还是不知从何处解为好,想到这他心中不禁有些懊悔,“早知道这次题目加大难度了,他就不该抱着侥幸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