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93(3/11)
丢人真是丢到全天下去了。“……我才是大唐天子!”李隆基垂死挣扎,“你凭什么……”
“你是不是傻?老糊涂了吧?”李世民毫不客气道,“你当了这么多年皇帝,权力欲这么旺盛,还弄不清楚权力是自下而上的吗?大唐的天下都是我打的,玄甲军所向披靡,我一声令下,长安和洛阳马上就能易主。我的诏令只要发出去,你猜满朝文武、禁卫军、各州的军队官员和天下百姓,到底听你的,还是听我的?”
李隆基的脸一阵红,一阵白,脸上那个巴掌印触目惊心,看得所有人——尤其是太子李亨,心惊胆战。
“那自然是听老祖宗你的。”李倓监斩完毕,笑嘻嘻走过来,愉快道,“虽然陛下你很年轻,但这个年纪的秦王殿下已经完全可以胜任一个明君了,还是旷古绝今的那种,史书上可都写着呢。——是吧,父亲?”
他戏谑地看向他可怜的老父亲,这种紧要关头爱开玩笑但又很识大体,敢为众人先的性情,还真有几分像李世民。
“也就是我没时间停留,不然我今天废了你,明天就能当皇帝,而且皇位做得比你还稳。”李世民面无表情,“你最好乖觉一点,自己写个退位诏书,还能像我父亲一样,当几年太上皇,否则的话,可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李渊在玄武门之变那天一大早,天都没亮就“自愿”带三省高官去湖上划船这件事,还有人不知道吗?
那还是李世民亲爹呢!大唐名义上的开国君主呢!
李隆基是不是想复刻一下这个待遇?
他可不是李世民的父亲,没有什么忠孝节义的阻碍,那船有没有桨,漏不漏水,会不会沉,可全在李世民一念之间。
李隆基狼狈地环顾四周,期待有人能为他说一句话。
可是没有,一个也没有。众人纷纷低头看地,窘迫不安到了极点。
连李亨都努力降低存在感,唯唯诺诺。
“还愣着干什么,过来写退位诏书。”李世民没好气地催促道。
李隆基呆滞了一会儿,不得不承认自己大势已去,颓丧地垂下脑袋,颤颤巍巍地提笔。
这笔仿佛有千斤之重,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而比千斤还重的,是写了一半,年轻的老祖宗不满意地训斥他:“你写的什么?谁让你写传位李亨了?”
满头雾水的李隆基:“?”
暗自窃喜的李亨:“?!”
偷看诏书的李俶和李倓:“?”
丞相韦见素及围观事态发展的众臣:“!!!”
第92章 假如二凤穿越到安史之乱(9)
李隆基这次是真的不明白了:“不传给李亨传给谁?他是太子啊……”
所有人心里都咯噔一下,联想到这位老祖宗上位的历史,更心慌慌了。
“李亨难道比你好到哪儿去吗?一丘之貉罢了。”李世民可是特地问过哥舒翰他们,后来在洛阳,也询问了当地的官员。
洛阳在大唐地位很重要,基本等于陪都,洛阳的官员大都是长安调过去的,不少都熟悉皇帝和太子的作风,在李世民面前说的话还是很有可信度的。
李亨张了张嘴,汗流浃背,弱弱地为自己辩解了一句:“我……我这个太子做得不称职吗?”
“称职?”李世民气笑了,“李隆基强抢了自己儿媳妇,你有劝过一句吗?他发疯似的一日杀三子,你有什么反应吗?从李林甫到杨国忠边令诚,奸臣一个接一个,你身为太子,努力抗争了吗?他们祸乱朝纲、为所欲为、冤杀忠良的时候,你在哪里?”
“我……可我也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