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13/34)
【贞观君臣是这样的。二凤征高句丽的时候,房玄龄被人告谋反,将这个告密的人送到二凤军中。二凤二话不说,就把告密的人给腰斩了,然后给房相写信抱怨说,这点小事你以后自己处理。】[1]“……”李世民微妙地被哄得很开心,嘀咕道,“那我以后问问承乾是不是也这样?我经常带他一起做事一起玩,他是不是会比较高兴?”
扶苏:“会。”
房玄龄:“应当会。”
【那肯定会啊!你天天带着他,太子承乾能乐翻天!】
【那不就变成第二个朱标了吗?】
【呃,陛下应该做不到老朱那个偏心程度……】
李世民顺手打开帛书,一边看一边问:“韩信那边怎么样了?”
第85章 占城到手了
韩信的奏报,远没有刘邦的那么有趣,但很准确,像一封封按着时间顺序标注的路线图。
“冬月十七,行至灵渠以北,遇道路阻绝,我与张良止步于此,问于耄耋老者,得知一股越人降而复叛,占道逞凶,常自袭扰,阻碍南北,遂伏,引兵平之,三日后,道路乃通。”
【过程呢?就四个字结束啦?】
【明明是六个字,好歹告诉我们他是设了埋伏把叛军搞定的。至于咋设的埋伏,叛军多少人,杀了多少,俘了多少,全不知道。】
【顶级名将是这样的,我来了,看到了,打赢了,over】
【韩信和项羽打仗,完全是两个风格诶。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不相干。】
李世民看完了韩信的第一封奏,觉得像是饥饿的时候就吃了一口东西,还是酸的,吃完不仅不顶饿,还更饥肠辘辘了。
“张良的呢?”他问。
“在这里。”扶苏好像知道他要这么问,马上把张良的奏也找出来递过去。
这回搭配起来看,就显得内容丰富许多了。
“陛下万安,展信舒颜。确如陛下所料,百越人心浮动。南海郡尉任嚣一病不起,送往咸阳的奏书半路被阻截,道是当地越人反叛,平乱旷日持久。
“然臣与韩信深入腹地,暗中调查走访,发现其人言不尽实,有装病欺瞒、养寇自重之嫌,所谓‘音书难达’‘有心无力’不过是其托辞罢了。
“臣与韩信分开行动,他平定越人叛乱,杀千余众,欲擒故纵,围困其余人等,以利诱之,俘虏匪首。
“臣假扮方士,入任嚣府邸,进言其有王命,当割据一方,封锁岭南各关口,与中原不相往来。任嚣状似大怒,将臣下狱,入夜后却与赵佗联袂而来,前倨后恭,同臣秉烛夜谈,共商为王之事……”
【这么直的钩子也咬啊?】
【差点就发展成割据势力了。】
【秉烛夜谈都谈啥?谈谈怎么造反?这个子房擅长,专业可对口了。】
【造反在秦末可是大热专业,没有人不擅长。——除了扶苏。】
李世民继续看下去,张良详细述说了他是怎么卧底获得对方信任,并坑死任嚣和赵佗,诱惑他们出兵兼并桂林郡,反而被韩信一网打尽的过程。
他看得津津有味,好像亲身经历了一遍,顺势铺开韩信的其他奏报。
“冬月廿九,臣至南海郡,觉郡尉任嚣有不臣之心,张良深入敌营。”
“腊月十五,任嚣起兵袭桂林郡,臣助桂林郡守却兵,以太阿斩之,悬首百越,传于三郡。”
【帅呆了韩信!太有范儿了。】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就是这种感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