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3/54)
】【这样一比,还是中尉军更稳重,整军的速度更快。】
【但是羽林卫才训练一个月啊!没有吓得往湖里跳已经不错了。】
【那是因为有韩信压住了最后一道防线,拦了一下,做了个缓冲。】
面对未知的、令人惊恐、令群马受惊失措的“怪物”,再一流的将军也只能先撤退,避其锋芒,整顿溃军,思考对策。
谁都不会、也不能冒冒然让骑兵去送死,更不会让他们傻乎乎干站着发生坠马踩踏、彼此攻击等内部崩溃的事件。
这还只是在白天,还只是演习里的几串爆竹而已。如果是晚上,如果是更多更强更猛烈的火力……
那么……
李世民猛然兴奋起来。
他突然发现他犯了一个非常、非常低级的错误,他打过太多的仗,自以为自己对战争的了解已经非常多了。他以为大秦在大唐之前八百年,战争的模式无非是差不多的,以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来说,在这个时代打仗完全驾轻就熟。
可他完全忽略了自己只打过冷兵器的战争,也完全忽略了,即便是在大秦也是可以造热兵器的!
他从来没有在战场上见过火药,便以为火药在这时代是不能用在战场上的。
其实不是!完全不是!
投石机投的未必是石头,也可以是燃烧的火药!
在周围所有人都在关注韩信和蒙毅谁输谁赢的时候,李世民敏锐地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谬误,并且立刻就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把许负叫过来,急切地问:“你这个火药目前手里有多少?”
“上次岁首讨论过之后,我得到了陛下的许可,就让人加紧制作,目前送了十车到咸阳。像这样的爆竹有五车,适合用在投石机上的火药球有两车,还有可以拿在手里的……”
“孙黑!”李世民立刻叫来自己的中郎将,“带许负过去,把她手里所有库存的火药都运过来。顺便将三公九卿剩下的人全部叫过来,一个都不要少。传我的诏令,如果今天不来的,以后就再也不要来了。”
他要抓住这个机会,以许负的功劳为标杆,将所有亟待解决的事情一次性全部解决。
许负小声地问:“陛下,那和亲还和吗?”
“和什么亲?”李世民忍不住微笑,“草原自古以来就是大秦的领土,游牧民族不服王化,就该受到火药的制裁。”
【翻译翻译,什么tmd叫和亲?】
【和亲?都有火药了还和个屁亲!老子要让匈奴单于亲自到我面前来跳舞!】
【许负就应该早点让二凤见识一下火药,就没有那么多破事了,浪费那么多口水。】
【冷兵器时代的惯性思维害死人。】
【没关系,亡羊补牢为时不晚!阴嫚公主胡语不会白学的!】
【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不服是吧?老子打到你服!】
【草草草憋屈到现在我终于爽了!不枉我等到今天!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我能等到!】
李世民最大的优点,大概就是发现自己的错误能及时改正,及时止损。
就像他曾经想分封王族功臣为刺史,出发点固然是希望统治更稳固,但在所有人强烈反对下,又被李丽质说服了,就放弃了这个计划。
他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不会为了所谓帝王的脸面死活不认错不低头。
他认过的错那太多了!
没有人会因为他认错而轻视他,反而会更愿意给他进谏,给他查漏补缺,帮他弥补他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