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30(9/32)
行车。都是小店啊,没什么大商店,只有中山路和思明路那边好一点。”方萍拼命点头:“就是,如果没有海,我都觉得田宁上个大学还去了县城。”
王凤珍嘎嘎直乐:“田宁说她要提前考研,反正在厦门也没地方玩,当地人说话她又听不懂,不如好好学习了。”
她龇牙乐了半天,突然间发现叶菁菁眼睛跟鹰隼一样盯着她,吓得她舌头都打结了:“干……干嘛?”
“人家都准备提前考研了,你呢?”叶菁菁恨铁不成钢,“你到底是怎么乐得出来的?”
王凤珍差点儿没当场给她跪了:“我我我,我大专啊。”
她将来升本科,都是上进了。
怎么这人还干脆跳过本科这一茬,让她直接去考研啊。
“你晓得你是大专,更加应该提前考研啊。不然人家七年时间能读完的时候,你是打算读十年吗?”
王凤珍还想再强调:“我……我考不上的。”
“研究生津贴三十块钱,毕业以后比本科生高一级别工资,多八块钱呢。”
王凤珍瞬间可耻地心动了。作为大专生,她每个月津贴才十二块五,毕业以后定级也不会超过四十块钱。研究生起码有六十块钱呢。
多出来这二十多块,可以让她的小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但让她一个人考研,她又觉得孤立无援,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抱住方萍的胳膊:“你跟我一块考呗。”
方萍的头摇成拨浪鼓:“我学日语的,又不搞研究。放心,我不眼红你多的钱。”
“嘿哟!晓得你不差钱呢。”
什么意思啊?
原来这一回她们的厦门之行,除了来回路费之外,基本没花自己的钱。
为啥呢?因为厦大的学习氛围太浓了。
田宁的同学听说方萍是学日语的,强烈要求她开了一个暑期日语班,足足有三十多号学生跟着她,每天学一上午日语。
学费是什么呢?就是大家轮流负责方萍和王凤珍的一日三餐。
叶菁菁惊呆了,她永远都会为现在学生的求知若渴的精神和拼劲,而深深地震惊。
他们不放过任何机会,拼命地,想方设法地学习。
如果非要问为什么这个国家,能够在短短七十年的时间,前脚硬杠五常(自己也打了自己一回),后脚敢叫天地换新颜。
那么这种不断学习不断尝试的精神,应该是原因之一。
“叶菁菁,薛书记,你们下来一下。”
干嘛?
叶菁菁和薛琴朝外头看,赵光明朝她们招手,笑容满面:“我们要集体感谢你们啊。”
妈呀!叶菁菁第一反应就是想落荒而逃。
好社死啊!她瞬间都i了。
第224章 做一个内心丰盈的人 不忘初心
这个点儿, 早过了吃晚饭的节点,也不到上夜班的人吃夜宵的时候。
食堂里头站了四五十号人,个个笑容满面。
赵光明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 召集这么多人,是因为大家基本都住在纺织厂的家属区。
叶菁菁下了楼梯, 警觉地看了一眼天花板。
赵光明奇怪:“你看什么呀?”
“我怕你们会拉礼花炮。”
结果食堂里的大学生集体茫然, 啥叫礼花炮啊?
哦,估计是日本的洋玩意儿。
“哎, 你别想了。”王凤珍和方萍一人一个,推着她跟薛琴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