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90(31/64)
才。”后续就是一些没有含义的碎碎念,一些碎叨叨的话。把纸钱烧完,他说:“明年我还要回来的,到时一家人都回来,你不要惦记我们。”
今晚谢岩在庄子上住。宅院早修好了,前几天苗青带孩子们过来收拾过。
他们看谢岩才祭拜完亲爹,没上赶着过去说喜庆吉利话,给他备好了热水饭菜,就先回了陆家屯。
庄子的事,谢岩不会料理,只跟人简单聊聊,出门看了看磨坊,也看看畜棚、养猪场。
晚上他嘴馋,取了今年新收的麦子,磨了些面粉出来,蒸了馒头吃。新粮很香,大晚上的,他带着馒头,炒两盘小菜,又去祭拜了他爹一回。
“想不到吧?我都会做饭了。你没口福,娘都吃腻了。”
夜里寒凉,有风在吹,树杈和草影晃动着,此处还有一座孤坟。胆小的人会吓到惊叫,谢岩却当作他爹的回应,在这里吃完了一顿饭才走。
他一觉睡到天光大亮,回陆家屯的时候,艳阳高照。
陆家屯里里外外都出来看举人老爷,谢岩对他们没多少亲近,摆着脸色,故作疏远。要震慑人,就不能跟人太亲热。
他跟大伯一家亲热就够了,表示他记得族亲,没忘记他们。
岳父家的小破房子少了人气,一年的时间,就有了破败感。收拾得干净,抵不住风霜。
墙外贴着“杨柳兄弟一家人”也被雨水冲刷得不成样子。
谢岩伸手摸了摸,回屋里看了看。
这间房子,他做主处理了。看哪家族亲家里为难,可以分给他们住。
以后两爹回来,让人挪一挪窝。有人气养着,房子的寿命长一些。
今天在大伯家做客,跟他们聊许多家常。
庄子的存在,让他们一家有了稳当的收入。物质条件好了,家中争端便少了,是谢岩记忆中的和睦样子。
苗青前几天去县里,特地买了些糕点,今天一并拿出来招待谢岩。
他们不像陆林,谢岩说话再家常,语气再真诚,他们都带着敬意。这份关系不一样了。
谢岩感到无趣,留了一顿午饭,下午在村里走走看看,见时辰还早,他也不留了,往黎寨去。
黎寨日子红火,他的到来,把这气氛抬高。
来得巧,天都要黑了。寨主让人架了篝火,晚上热闹一场。
谢岩认得一些黎寨人,像大强、王猛、二骏、三苗等人,他都认得。还相处过不短的时日。
有大强和王猛牵头,这几人放开了说话,附近的寨民觉着亲切,过来沾沾举人老爷的文气,见他和善好说话,又来了许多小娃娃要找他讲故事。
谢岩会很多故事,都是他平常讲给陆杨听的。那些书上的道理,那些像天书一样的句子,被他说出来,简单易懂,哄了一群小娃娃的欢心,他们见人就说:“举人老爷比老童生厉害,老童生学问不好,讲不明白!”
老童生自知差距,并不恼,还让小娃娃们去多沾点文气,以后也当个比他厉害的人。
“至少能讲明白故事!”
谢岩坐在火堆旁边,身边除了寨主,都是熟人。
寨主的孙子黎飞也在,他认得谢岩,这次回府城,他还要跟着的。
他说:“我爷爷让我去府城上学,读几年书。平常跟着大峰哥还有杨哥哥好好学本事。”
这孩子要寄养在黎峰家里。这一代的人会远走,闯出一条路。下一代的人沾光,学有所成,要回来故乡。
谢岩说:“学问的事可以来找我,到时离得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