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80(44/49)
有萧次辅家的萧哥儿合适。谢承挑选正夫时主要看长相家世和性格,毕竟等他登基后,他的正夫就是大燕的凤君。谢承希望自己在这方面态度要谨慎一些。
郑山辞知道谢承定下了萧家的哥儿,心里还有些诧异。在郑山辞眼里谢承还是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要娶夫了。
不过像谢承这样的身份早日娶妻生子才是朝廷希望的。
郑山辞说道:“殿下娶妻会考虑很多,但在这样的条件下臣还是希望殿下能选择自己稍微喜欢一点的人。”
谢承心中一暖,“多谢郑大人的好意。”
谢承待萧哥儿还是有好感的,至少萧哥儿长得很好看。
郑山辞从皇宫离开后回到家里,虞澜意拒了那些礼,他问郑山辞怎么这么多人来送礼,还都不认识。
听了虞澜意说了几个官职,郑山辞记起来是之前找他涨俸禄的六品官员,他们是回到家里就送了礼过来,他在东宫给谢承解答问题耽误一些时间。
郑山辞把朝中的事说给虞澜意听。
虞澜意闻言了然:“郑山辞,难怪他们要感激你。”
郑山辞笑了笑,他只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果他是一个小官那么他说的话不会有人在意,当他成为阁老后,他说的话就会让上面的人听见,越往高处走说话就会越有力。
身在其位谋其职。
不管是做县令,做尚书,还是做阁臣,这都是郑山辞奉行的一句话。
底层的官员特别是六七品官员回到家里就把消息告知给家人,全家人都很高兴。
“我们什么时候能搬进去?”
“按照工部的速度三个月就成了,以后我们去住官宅不用租这么贵的房子了。”一个官员高兴的说道。
他们现在的房子很小,还是跟人合租在一起的,房租每个月就需要三两银子。
第180章 请缨
“正好我们的房子四个月后就到期了。”妻子想到以后每年只需要十两银子的房租,心里就忍不住高兴。不当家不知油盐贵,一家子要在京城生活需要从牙缝里把钱挤出来,特别是孩子大,在学堂上需要的钱更多。
“我今天去买点好酒好菜回来,我们今晚庆祝一下。”妻子挎着菜篮拿着银子出门,还问相公和孩子需要吃点什么,她去买。
“我要吃很多肉。”孩子兴奋的说。
六品官员说道:“弄点卤味,给我打一壶好酒就成了,我现在去写折子。”
妻子爽朗的应一声出门。
她刚一出门就遇见邻居,邻居是一个七品官员太常寺博士,这是一对年轻的夫夫,她看这夫郎手里也挎着菜篮子忙不迭说一起去集市。
一问才知道也是为了官宅的事高兴。
妻子在集市买了三斤猪肉,两节香肠,两斤卤味等等,还没忘记给相公买一壶好酒,以往喝的都是黄酒,只有一点酒味。
在京城做官看似光鲜亮丽,还是要讨生活。他们在京城能省就省,现在提着这些东西回去,妻子的脚步踩在地上也觉踏实高兴。
这朝廷真好,这郑大人真好懂得体谅他们这些穷苦的人家。
妻子回去后就在厨房里忙,相公把书房的折子写好后就去辅导儿子做作业。
户部要登记申请官宅的人员,所以要把自己的信息写得清晰,他们会照着户籍核对,还会派人下来查看。
晚上一家人高兴的吃了一顿晚饭,朝中有许多低阶的官员他们都欢喜有这样的官宅住,他们都在今日庆祝。
一声闷雷响起,滴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