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汉高祖——刘邦(6/8)
贾、彭越、英布等各路汉军约计70万人,与10万久战疲劳的楚军于垓下展开决战。汉军以韩信率军居中,将军孔熙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刘邦率部跟进,将军周勃断后。韩信挥军进攻,采用诱敌深入战术,前军先诈败,信引兵后退,命左、右翼军包抄攻击楚军后部步军。楚军久战疲劳后军迎战不利,汉军将楚后军与项羽前军骑士分割两半,韩信再指挥全军反击,楚军大败,阵亡四万余,被俘两万,被打散两万,仅剩不到两万伤兵随项羽退回阵中,后楚军退入壁垒坚守,被汉军重重包围,楚军兵疲食尽。韩信命汉军士卒夜唱楚歌,歌云:“人心都向楚,天下已属刘,韩信屯垓下,要斩霸王头!”。致使楚军士卒思乡厌战,军心瓦解。
项羽只率800人突围至乌江,身边只剩下28骑,一亭长愿带项羽逃至江东重振霸业,遭项羽拒绝,项羽带着28骑大战汉军,最后全军覆没,项羽不愿被俘受辱,在乌江自刭而死。刘邦于是还至定陶,驰入韩信军中,收夺了他的兵权,后改封韩信为楚王,都下邳。
刘邦兑现了先前的诺言,封韩信为楚王,彭越为越王。受封的韩信和彭越联合原来的燕王臧荼、赵王张敖以及长沙王吴芮共同上书刘邦,请他即位称帝。刘邦开始假意推辞,韩信他们说:“大王虽然出身贫寒,但能率领众人扫灭暴秦,诛杀不义,安定天下,功劳超过诸王,您称帝是众望所归。”刘邦顺水推舟地说:“既然你们大家都这样看,觉得有利于天下吏民,那就按你们说的办吧。”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即皇帝位后,初都洛阳,一个月后迁栎阳,不久正式定都长安,开基肇始,史称西汉。
刘邦在洛阳的南宫开庆功宴,宴席上总结了自己取胜的原因:“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他只有范增一个人可用,但又对他猜疑,这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刘邦的总结确实说对了,战争的胜败,人的因素总是最重要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后来,刘邦迁都长安是因为一个叫娄敬的士卒的提醒,娄敬从山东赶来见刘邦,说刘邦得天下和先前的周朝不一样,所以不应该像周朝那样以洛阳为都城,应该到关中定都,这样便可以在秦地固守险地,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张良同意娄敬的建议,他说关中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退可守,攻可出,刘邦听了表示同意,很快将都城迁到了长安。
刘邦虽然做了皇帝,但他也没有敢对自己的皇位掉以轻心,在设盛宴招待英布等大臣时,曾经对在场的父亲夸耀说:“原先您老经常说我是个不干活不读书的无赖,没有二哥能理家治业。如今我做了皇帝,您看现在是二哥的财富多,还是我的财富多呢?”在享受的同时他也采取措施对皇权的巩固:第一个让他不放心的就是在各地的异姓王,他们都有兵将,有的还有三心二意;第二个问题就是其他将领,为功劳大小和赏赐的多少争斗不止,如果安抚不当,就会投奔那些异姓王作乱。还有原先六国的后代也不能掉以轻心。在中央,丞相的权力对他这个皇帝也构成了威胁。刘邦从做了皇帝,到最后病死,中间有八年时间,基本上都用在了解决这些让他不放心的问题。
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刘邦问怎么办,大家说发兵讨伐,但陈平却反对,他说楚国兵精粮足,韩信又善于用兵,发兵很难取胜,他建议刘邦以巡游云梦为借口,让各诸侯王都到陈县,到那时韩信一定会来,然后再抓他问罪。刘邦依计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