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镇压反王——柴武(2/3)
藏在山谷之间,每天都靠向蛮夷乞讨过活,我的思归之心,就如同瘫痪的人不能忘记起立行走,眼盲的人不能忘记睁眼视物一样,只不过情势不允许罢了。”于是,两军交战,柴武屠平参合城,将韩王信斩杀。柴武平定了诸吕之乱后,商议迎立代王刘恒为皇帝,代王刘恒驱车到了渭桥,群臣都来拜见称臣,太尉周勃于是跪着奉上天子玺符。刘恒辞谢说:“到了代王府邸再商议吧。”于是,车马疾驰进入代王府邸,群臣也随从抵达,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大将军柴武、御史大夫张苍、宗正刘郢客、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典客刘揭等人全都再次跪拜进言称:“皇子刘弘等人都不是孝惠帝的儿子,不应当事奉宗庙。我们恭敬地与阴安侯(刘邦大嫂)、顷王后(刘邦二嫂)、琅邪王(刘泽)以及宗室、大臣、列侯、二千石以上的官员商议,大家都说:‘大王如今是高皇帝最年长的儿子,最应该做高皇帝的继承人。’希望大王即天子之位。”
刘恒说:“事奉高皇帝宗庙,这是大事。寡人没有才能,胜任不了事奉宗庙的大事,希望请叔父楚王(刘交)考虑最合适的人,寡人不敢当此重任。”群臣都跪伏在地上,坚决请求。刘恒先是面向西边,坐在主人的位置谦让了几次,群臣扶他向南坐在君主的位置,他又谦让了两次。丞相陈平等人都说:“我们再三考虑,认为大王事奉高皇帝宗庙是最适宜的。即使让天下诸侯和百姓来考虑,也会认为适宜的。我们臣子是为宗庙社稷着想,绝不敢轻率疏忽。希望大王听从我们的意见,我们将感到荣幸,现在,我们恭敬地奉上天子的玉玺和符节。”刘恒说:“既然宗室、将相、诸王、列侯都认为没有人比寡人更适宜,那寡人就不敢推辞了。”于是,代王刘恒即位做了天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济北王刘兴居得知文帝到了代地,将要前去反击匈奴,因而趁势造反,打算发兵袭击荥阳。于是,文帝下令丞相灌婴撤回部队,派遣棘蒲侯柴武为大将军,率领十万部队前去讨伐叛军。昌侯卢卿、共侯卢罢师、宁侯魏遫、深泽侯赵将夜等将军都隶属柴武指挥,祁侯缯贺担任将军,率军驻扎在荥阳。
文帝从太原回到长安,诏令有关大臣说:“济北王背德反上,连累了济北国的官吏百姓,这是大逆不道。济北国的官吏和民众,凡是在朝廷大军到来之前就自己停止反叛活动的,以及率部投降或献出城邑出降的,一律赦免,官爵复原。那些开始曾与刘兴居一起造反但后来投降了的人,也予以赦免。”柴武击溃济北国叛军,俘虏济北王刘兴居,刘兴居自杀,文帝宣布赦免济北国中随济北王造反的官吏百姓,济北国被收归汉朝中央,设置为郡。
汉文帝在位时,将军柴武等人建议说:“南越、朝鲜自从秦朝统一时内属为臣子,后来才拥兵守险,踌躇观望。高祖时天下初定,人民刚刚得到一点安宁,不可再次用兵。如今陛下以仁惠抚治百姓,四海以内都受恩泽,应该乘此时士民乐为陛下所用的机会,讨伐叛逆的党徒,以统一疆土。”
文帝说:“朕自从能穿衣戴冠以来,从来没有想过能到达这个地位,赶上吕氏之乱,功臣和宗室都不以我的微贱出身为耻,阴差阳错使我得了皇帝的大位,我常战战兢兢,害怕事情有始无终。况且兴兵打仗,是一件凶险的大事,纵然能达到目的,发动起来也必有耗损和创病,又怎能避免得了百姓抛家离业远方征讨?先帝知道劳乏的百姓不可再加使用,所以不把南越、朝鲜等事放在心上。朕岂能自以为有能耐?如今匈奴入侵内地,军吏御敌无功,边地百姓父死子继,服兵役的日子已经很久,朕时常为此不安和伤痛,没有一天能够忘记。如今既不能销毁兵器,长守